科技快讯

当前位置:科技快讯
  •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沪举行

    18日,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沪开幕,展会为期三天。全球创新者、政策制定者等与会人员共同探讨5G融合、人工智能+、行业互联等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  记者从中国铁塔展台了解到,该公司不断夯实低空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软件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丰富“低空+”应用场景实践。  据悉,主办方现场还举办了GTI国际产业大会,探索5G-A(增强版5G)向6G的创新发展路径,洞见未来的科技前沿交叉发展趋势。
    2025-07-09
  • 人工智能:从“工具”到“生命伙伴”

    2024年,北京协和医院推出全球首个罕见病AI大模型“协和·太初”,仅需少量数据即可辅助医生精准诊断13000余种罕见病,误诊率降低40%。而美国发布的生物AI模型Evo-2更震撼业界:它能分析12.8万个基因组,甚至从零生成完整染色体,为癌症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全新路径。
    2025-07-10
  • 2025年中国硬核实力深度剖析,我们国家的家底究竟有多厚?

    2025年中国硬核实力深度剖析,我们国家的家底究竟有多厚?
    2025-07-10
  • 在HarmonyOS下Iot的再一次突围

    —— 物联网的发展 ——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人们一直在讨论在基本的设备上添加传感器,以求让设备具备智能且能够与其他设备相连。但除了一些早期的项目,比如联网的自动售货机之外,进展一直很缓慢。因为当时的科技水平与工业水平尚达不到要求。彼时的芯片、开发板都还不像现在一样轻便;还有就是加上通信信息量的制约,以致物体之间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通信。在连接海量的物联网设备的高成本效益达到经济实惠之前,需要低价、低功耗的处理器,且能够多次循环可用,才能使物联网工程得到良好的发展。后来出现的可以无线通信的低功耗芯片 RFID 标签解决了部分问题,同时宽带互联网、蜂窝和无线网络的日益普及也解决了这
    2025-07-10
  • 冯杰:水下AI算法平台推动水下探测智能化发展

      新华网安徽5月18日电(朱家齐)5月17日,由中国雷达行业协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世界雷达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届大会以“共享创新成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活力”为主题,汇聚尖端科技力量,共绘雷达产业创新蓝图。  在本次博览会上,水下电子领域有200余件产品展出,其中中电科三所展示了众多创新成果,中国电科三所副所长冯杰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本次活动重点呈现了16项创新成果,核心技术集中在水下探测与电子领域。  谈及水下探测技术的应用场景,冯杰表示,该技术应用广泛,包括海洋观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灾害应对、水下打捞救援、
    2025-07-09
  • 水母的世界

    神奇海洋生物水母的世界
    2025-07-09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