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当前位置:历史

泣血“万人坑”

“咚……咚……”7月1日8点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祭广场上,12位参观者手推钟杵,13次撞响和平大钟。12位观众,13次撞击,代表着一个特殊的日子——1937年12月13日,这是侵华日军当年攻陷南京的日子。在此后长达六周的时间内,日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同胞惨遭杀戮。这座纪念馆就是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骸原址上建立的,于1985年8月15日建成开放。2014年,这里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同年成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举办地。建馆40年来,该馆接待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亿万观众,今年上半年预约入馆总人数达299.9万人次。

身临其境感受400年前的“大明”

  没有宇宙飞船如何遨游太空,没有北斗七星如何探索世界的尽头?7月10日,南京博物院年度重磅展览“觀天下·坤輿萬國全圖——南京博物院 VR大空间沉浸式展览”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带领观众沉浸式进入一张历史地图,看到古人如何想象地球、星空和世界文明。  《坤輿萬國全圖》是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之一,鲜少展出。其彩色摹绘本绘制于明代万历年间(1608年),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与明代学者李之藻共同绘制,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现存最早、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中文版世界地图,是中西方地理观念碰撞交融的标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如何让更多人关注到这张“宝藏”地图,让它从稍显冷门变为一个真正自主独立的

账号登录